义乌仅仅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县级市,却拥有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这里也是中国民间资本最活跃地区之一。
据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这样一个县级市,全市存款数额已经高达1000多亿元,30年间增加了近3500倍,人均储蓄额为70880元。
“现在是一个真正的藏富于民的时代,所以许多人都呈现出投资的需要。民间借贷正是这一需求的体现。”理财公司安家世行的总经理杨大勇作为金融界的资深人士同样看到了民间借贷的繁荣,“现在因为银行对某些行业的紧缩银根政策,导致许多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取周转资金,因此转而向民间借贷公司借钱。”
楼永经常炫耀的是,“大概十年前,吴英曾经在我们家工厂的地板上睡过觉。”十年前,楼永和吴英都是义乌和东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十年后的2006年,吴英突然在浙江崛起。随后的三个多月,这个26岁的神秘女富豪捐款630万元,列胡润慈善榜第95位;她被传总资产达38亿元。
很快,这一神话破灭了,在检察院的起诉书中写道,“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个人或企业名义,采用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注册公司、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从林卫平、徐玉兰等人处非法集资,所得款项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涉嫌‘集资诈骗’,共计11笔具体诈骗事项,总计近3.9亿元。”
因为民间借贷的模式只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的信任,缺少法律保护。在民间借贷领域中也时常有大案发生,涉及的资金动辄便达到数千万元。法律上的称谓是“非法吸收存款”。然而,即便没有太多的法律保障,手中有钱的人依旧对民间借贷趋之若鹜。
这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模式有些类似。义乌人一直遵循着他们最初的交易原则——“信任”。
在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内,只支付定金,不用支付全款便可以提走货物,甚至在2个月之后再支付全款。
这种江湖味道的对待金钱的方式更加说明了义乌人对金钱的“大度”。
现在,在义乌那些第一代的创业者辛辛苦苦维持实业创业的模式,已经受到了考验:传统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年轻人更喜欢寻找一些“刺激”的模式,让聪明和有胆量的人去赚更多的钱,年轻人更喜欢去赚“快钱”,去赚支付人力成本更低的钱。
义乌金融监管人士估计,义乌民间高利融资高峰时,金额不下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