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文化都源自民间文化。可民间文化本身,却是极端脆弱的。我国古代将采集民间文学称为采风,因为它像风一样稍纵即逝,不及时捕捉,当下存在的状态就永远消失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民间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在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中,民间文化有如秋风中的落叶,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枯萎、飘零、毁损。抢救,成为重中之重。
研究中心简介
2005年11月29日,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挂牌庆典在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同志、四川省教育厅教工委副书记王晓都同志、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何其知同志、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李义、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科同志、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智先同志、梓潼县、平武县、北川县的领导都莅临大会。 出席会议的还有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宜宾学院等兄弟院校科技处的领导、以及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犯罪防控预防研究中心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和部分兄弟院校的(二级学院)系负责人。 会议由绵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滨同志主持,会议首先由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智先教授致欢迎辞,苏书记首先对参加本次大会的省、市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欢迎,随后苏书记就绵阳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对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情况作了回顾,并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各社会团体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四川省教育厅和绵阳师范学院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必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必将成为我省文化创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必将为推动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必将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委员会名单
接着,苏智先院长宣布了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与学术委员会名单。绵阳师范学院高梧副教授任中心主任,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研究员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四川大学副校长隗瀛涛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章玉筠教授、原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李绍明研究员、四川大学林向教授、原四川师范学院副院长龙显昭教授任中心学术顾问,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智先教授、原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陈玉屏教授、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原四川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院长杨天宏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蔡东洲教授、四川省文化厅科教处郭桂玲处长、四川省文化厅产业处彭健康处长、四川民俗学会执行会长江玉祥教授、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研究员、绵阳市社科联肖平凡主席、绵阳师范学院高梧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王运浦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冯学全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刘延刚博士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化
蜀文化
(1)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在距今2500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举世闻名的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目前面积最大的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表明,“以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形勺等器形为代表的这类文化遗存,在川西平原是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从而证明,远在西周以前,川西平原就有一支与中原文化有别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土著文化——蜀文化的存在。 宝墩文化
(2)宝墩文化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川茶文化
(3)川茶文化 《神农本草》中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从此,茶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茶的利用历史与药用植物一样久远,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四川,作为茶的原产地之一,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是指以茶这一饮品为中心,折射出的与之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茶的种植、研制、开发,茶具的生产、加工,特殊茶风俗的形成,以及与其它文化的现象相容而形成的各种艺术等。就此定义而看,茶文化包罗万象,本文就将川茶、四川茶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川菜文化
(4)川菜文化 川菜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菜肴之一,它与粤菜、鲁菜、淮扬菜共同组成中国的四大菜系。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郁的菜系,具有烹饪取材的广泛性、调味变化的多样性和众多菜式的适应性等长处和优势。 川菜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其风味则是清鲜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著称。辣椒(四川俗称海椒),自从传入中原以后,川菜就与中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川人及川菜厨师对辣椒的使用,方法之多、运用之巧,是其它菜系所不及的。川菜诚不可无辣,却绝非逢菜必辣。川菜是当麻则麻,当辣才辣。相当部分川菜品种是既不辣更不麻的。川菜厨师配品,讲究浓淡交错,疏密得宜,疾中有徐,紧凑中有平缓。 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众化餐菜、家常风味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 川酒文化
(5)川酒文化 古代的四川酒文化,是我国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以五粮春、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沱牌、郎酒等“六朵金花”为代表的传统白酒,几乎占了全国名酒的40%,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考察研究川酒的历史,对认识古代酒文化的形成,促进白酒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