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正面为深蓝色,中心图案为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上面英文意为和平时代它是1972年10月美国商人霍弗赠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礼物,表达了他对周恩来亲自导演的“乒乓外交”的赞赏和敬意。“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乃至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4月7日上午十点半,美国乒乓球队的副领队拉福德·哈里森遇见了中国代表团的负责人宋中。宋中向哈里森转达了正式邀请惊喜的哈里森当即从下榻的宾馆往东京美国驻日大使馆打电话,询问有关护照问题。接电话的使馆官员当场表示,建议他接受邀请。因为大使馆已经接到美国国务院关于总统决定取消对持美国护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的一切限制的通知但同时又告诉哈里森,他要向大使汇报,并向华盛顿请示后才能给他确切的答复美国驻日大使迈耶听到汇报后不敢怠慢,立即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加急电报。
此时,东京正午刚过,而华盛顿已是午夜时分。接到电报的国务卿罗杰斯略经思考,署上了自己的意见,随后命人立即送往白宫,请总统过目。意见写道:“虽然我们还无法断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个邀请的用意起码有一部分是作为回答美国最近采取的主动行动的一种姿态。”尼克松看到这个电报后喜出望外,马上批准美国乒乓球队接受邀请。接着他又把白宫值班人员招进办公室通知:明天召开内阁会议,讨论他新近酝酿的对华新政策。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是被中国政府和人民当做前来打开中美友好关系之门的外交使节,来对待的有关代表团访华的所有具体安排,都在周恩来的直接掌握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安排与做法,都由周恩来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有关美国代表团在华活动的消息发布,《人民日报》的版面安排,《参考消息》的报道篇幅都由周恩来安排,甚至连美国客人下榻的宾馆、用餐的方式,周恩来也亲自过问。旅游、比赛、看戏,所有的日程也都是周恩来最后决定的。当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们想一睹当年中国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下称故宫)的风采。而故宫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关闭了几年。周恩来为此批示:“故宫可在14日开放参观。”重新开放的故宫,首先接待美国客人。周恩来十分关心中美两国运动员友谊比赛的结果,他特别提出:“我们都胜不好,要让他们赢一点,还要教他们。”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拟好的中美乒乓球友谊比赛的实况转播,周恩来也亲自过问,加以修改美国运动员们对中国政府的接待十分满意他们在中国的情况也源源不断地传到大洋彼岸,传到全世界最后几关。
运动员们又向中国接待人员提出见一面久负盛名的周恩戚总理的请求。周恩来批示:同意。4月14日下午两点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接见美’国乒乓球队全体成员与随行记者。同时来中国的其他四国乒乓球代表团也获此接见。不过,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后者是陪太子读书。周恩来总理精神饱满,在与美国代表团成员---握手后,坐在斯廷霍文团长旁边的沙发上做了讲话:“你们作为前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第一个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尽管中国和美国目前还没有外交关系,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的赞成与支持。”全体运动员对这个开场白热烈鼓掌这个消息传到美国的时候正是清晨。当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采取五项对华新政策。
1、美国准备迅速发给从中国到美国来访的个人的签证;
2、美国准备迅速发给从中国到美国来访的团体的签证;
3、允许中国使用美元;
4、取消对供应前往中国或来自中国的船只和飞机的燃料限制;
5、准许挂外国旗帜的美国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
不久,中国乒乓球代表队应邀赴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同样热情的接待。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友好关系之门。
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巧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震惊世界的关于基辛格访华和尼克松即将应邀访华的公告
1972年2月21日至2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融化。
1971年2月,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破天荒第一次把“共产党中国”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说“美国准备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起建设性作用”。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持美国护照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的限制。同时,白宫发言人还提请记者们注意这个决定,他指出:“我们希望对方会有互惠的行动,但我们不会因为无此行动而裹足不前。”好戏还在后头。
1971年3月底,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和美国都派出代表队参加4月2日上午,19岁的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在一个训练馆门口向一辆经过的大轿车招手要求搭车。车停下后科恩上了车,没想到车上全是中国人。科恩一身当时西方流行的打扮还留着长头发,全车人都吃惊地望着他,他觉得很尴尬。在车上的世界冠军庄则栋对他很友好,站起来对他表示欢迎。临下车时庄则栋送给科恩一块中国丝绸作为纪念,科恩则回赠了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短袖衫给庄则栋。当天下午,美国代表团领队向中国代表团负责人提出了美国运动员访问中国的请求。中国代表团领导们连夜开会讨论对策,并向国家体委发了电报,请示是否同意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国家体委获悉这一消息后,马上同外交部领导商议此事。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些同志认为,邀请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不是坏事,这有助于开辟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势头,也符合毛主席在1970年12月会见美国朋友斯诺时的谈话精神。
中美运动员在名古屋交往一事成为当时西方一些主流媒体报道的热点,各种猜测众说纷纭。中国领导人也注意到了这些报道。毛泽东、周恩来认为,美国运动员已来到中国的近邻日本,咫尺之遥,这是个机会。时机难得,稍纵即逝这是一个打开中美关系局面的非常好的机会。经过考虑,毛泽东于4月6日晚做出批示:邀请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他委托周恩来亲自抓这件事。周恩来决定同时邀请加拿大、英国、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的乒乓球代表团访华。第二天是世乒赛的最后一天。中国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一消息把美国惊呆了,把世界轰动了!成了举世瞩目的重大外交事件!
来源:国礼神州行 时间:2010-08-06